什么是要素式审判
要素式审判,是指对固定案情的基本事实要素进行提炼,就各要素事实是否存在争议进行归纳,并围绕争议要素进行审理,简化裁判文书制作,从而达到简化审理流程、提高审判效率、实现类案专审简案快审的审判方式。
要素式审判的特点
1.简
要素式审判区别于传统“一问一答一记录”的审判方式,主要围绕《审判要素表》进行审理,直切案件要点,不拖泥带水;
2.准
由争议双方围绕《审判要素表》中的要素事实发表意见,对无争议的事实直接予以确认,对有争议的事实再主持双方举证质证,争议焦点清晰、准确;
3.快
裁判文书样式简化、争议焦点突出,文书制作更加迅速,实现快速审理,快速宣判,快速结案。
要素式审判流程
立案前
纠纷进入法院后,法院委派人民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的同时,立案庭工作人员引导各方当事人填写要素表,既为当事人提供诉讼引导,也为法官初步厘清案件的无争议事实。
庭审中
庭审过程中,承办法官对于同一法律关系当事人一方固定不变,另一方人数不同的系列案件进行合并审理,并充分运用要素表,简化程序性流程,着重围绕双方有争议的事实和观点进行要素式审理。
庭审后
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进行要素归入,将审理的具体要素与法律规定一一对应,形成要素式裁判文书。
和传统的判决书相比,要素式文书主要包括程序事项、案件事实、判决结果三大部分,案件事实中直接列明查明事项,对双方争议焦点直接列明并认定,判决结果部分则进行简要说理。
“要素式”审判,既高效又避免了遗漏和错漏,还有效化解了审判压力、规范举证指导、查明案件事实,有效打击虚假陈述、恶意串通等违法行为。简化后的文书,充分考虑不同类型案件的核心裁判要点,积极回应当事人对判决的关注点,实现了审判工作提质增效,大大减轻了当事人诉累,既是专业审判的诠释,也是服务群众的直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