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审务辅助 | “最强辅助”,为审判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3-09-04 19:47:09 打印 字号: | |

随着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日益增长,案件数量不断攀升,为解决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进一步优化配置司法资源、提高司法质效,回民区人民法院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于2022年5月成立审判辅助事务中心,实现审判辅助事务集约管理规范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着力推动办案质效稳步提升。

 

完善布局,工作权责更“分明”

回民区人民法院制定了《审判执行辅助事务中心日常管理制度》《廉洁工作管理规定》《法庭突发事件处置规范》等文件,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各项制度的系统完善,为回民区人民法院司法审判工作提供了强大引领。一方面,回民区人民法院依照制度要求组建审判辅助事务中心,设置集约送达中心、书记员管理中心、司法鉴定中心,集约涵盖电子送达、开庭排期、庭审记录、文书上网、委托鉴定等辅助事务,确保专事有专人,专人有专责。另一方面,回民区人民法院以“专人专岗专事”为导向,细化各项辅助事务的衔接,将工作任务精细化、标准化分解,逐步形成审判团队和审判辅助事务中心信息共享,且能异地操作的工作模式,将对外诉讼服务和对内审判服务集成管理,实现了高效互动、协同推进案件审理进程的目标,使法官无需操心琐碎事务,按照排期公告栏提醒的案件开庭即可,真正实现了“法官专注审判主业,集约人员专精辅助事务”的审判运行模式。

 

数字赋能,流程办理更“高效”

审判辅助事务中心应用的上线和审判运行模式的形成,使回民区人民法院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的效能和优势得到释放。据统计,2022年5月至今,回民区人民法院集约送达中心累计接收完成送达案件5854件,送达完结率达89.05%,每件案件平均送达用时仅约为10天;充分利用智能庭审系统开展语音转写、电子卷宗、庭审直播、云上法庭等信息化应用,书记员管理中心共接收庭审、质证等记录5460次;司法鉴定中心共接收鉴定申请520件,结案率达89%。实行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以来,适当简化庭审程序,完善庭审笔录模版,提高了庭审的质量和效率,法官事务性工作剥离50%以上,案件审理天数平均减少20天。审判辅助事务中心通过网上处理、审批、管理,让集约工作更加简单、安全、高效,形成审判辅助事务发起、接收、办理、反馈等全链条环式集约路径,实现业务办理全程留痕、实时提醒、一体化办公。

 

抽身剥离,服务群众更“快捷”

回民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通过集约化管理、规范化指引、科学化运行,推动形成了“人员专精、事务集约、权责清晰”的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模式。此举将繁杂的辅助性事务工作从业务工作中剥离,推动了审判辅助事务由分散粗放管理向统一精细管理的转变,有效压缩了审判辅助事务耗时,实现了为法官减负、为司法提速、为群众解忧的改革愿景。

 

真实反馈,提速便民更“满意”

“改革后,最大的改变是每一个流程和环节有专人操作、权责清晰,各环节出错率显著下降,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们法官的工作压力,让公平正义跑出加速度。”民事审判庭庭长说。书记员也有着深切的体会:“我们每个书记员只需做好自己负责的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工作失误,让我们真正实现了专项业务精通,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前来法院办理诉讼事务的群众赞扬道:“简化了办案流程,压缩了审理期限,还方便了办事,是真正为我们办实事的一项举措。”

 

下一步,回民区人民法院将继续探索优化流程衔接和人员配置,发挥信息化平台的极大助力,持续深化司法改革,不断提升司法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责任编辑: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