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回民区人民法院中山西路人民法庭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处于司法为民最前沿、化解矛盾第一线的“桥头堡”优势,以纠纷“一体化”“一次性”解决为目标,全力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通过构建“法庭+N”多元解纷新模式,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近日,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法院中山西路人民法庭成功调解一批委托合同纠纷案件,将纠纷高效、实质性化解在诉前阶段。
呼和浩特市王府井巴黎广场是我市知名老牌商业广场,位于呼和浩特市中山路商圈,为便于运营管理,商场1591名业主与某咨询公司签订了服务协议,约定由该公司与业委会共同对商业广场内的商铺租金进行管理,统一收取租金后再向各业主支付。而后由于业委会成员到届尚未选举、租赁合同纠纷等原因导致租金无法按流程支付到位,业主们多次催收无果。
由于该系列纠纷涉及面广、人数众多、纠纷时间长、矛盾化解难度大,为引导商铺业主依法、理性维权,更好地化解该起涉众纠纷,中山西路人民法庭做实指导调解业务职能,高效能释放基层治理力量,决定以构建“法庭+N”多方联动的方式化解纠纷,特邀中山西路派出所、中山西路街道办事处、呼和浩特市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回民区监察委员会、回民区宣传部等单位工作人员和人大代表,共同组成的专业化、多元化调解组。中山西路人民法庭采用“普适指导+精细滴灌”的指导贯穿调解始终,使调解组多次组织业主代表和企业开展调解,为当事人分析利弊,阐明本质上双方应是利益共同体,而非对立的关系,友好协商,方能实现商铺业主与管理公司的共赢。经过多次劝解、协商,双方关系逐步缓和,并达成调解协议。最终,该商业广场1591名业主在不通过起诉“红脸”的情况下,成功拿到2023年5月至10月共计7672311.69元租金,剩余租金的支付中山西路人民法庭也将继续跟进。至此,本起涉及人数多、影响大的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本案中,中山西路人民法庭准确把握人民法庭在调解工作中的职能定位,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为抓手,充分发挥人民法庭专业化、协同化、规范化优势,不断提升指导调解的精准性、实效性与针对性,实现矛盾的前端化解。
抓好做实指导调解工作,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后,中山西路人民法庭将继续加强与基层调解力量联动,以更加多样化、更加精细化的工作要求做好调解指导工作,努力形成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律师调解、行政调解等多方有效参与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把群众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节约司法资源,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和“加速度”,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真正做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为辖区社会面持续稳定奠定良好基础。